唐丹:象棋超级丹炼成记

唐丹:象棋超级丹炼成记

棋坛最为耀眼的两颗星:男有胡荣华,女有唐丹,他们取得的成绩都是前无古人。胡荣华靠得是天份,而唐丹靠得是刻苦。

唐丹的勤奋是出了名的,唐丹说她特别感谢张强老师,最喜欢的女棋手是北京的谢思明和河北的胡明,她们各自都开创了女子象棋的一个时代。最崇拜的男棋手是张强老师,他带了我,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的成绩与他分不开。

求学之路

唐丹的爸爸唐世叶,朴实中透着精明,有三级棋士的水平。老唐的老家在安徽芜湖,跟傻子瓜子创办人年广九同乡。他的家离长江只有一里地,那里的人们渔耕之余,就靠下象棋打发日子。老唐小的时候就学会了下棋。唐丹一岁的时候,老唐携妻带女来到北京,在木樨园做皮货生意。有一年,老唐和他的担儿挑——唐丹的姨夫去河北辛集进货,住旅馆时为打发时间,就在街上的铺子里买了一副象棋,10块。下了一通之后,就把它扔到了窗台上,第二天走时收拾东西,就顺手把它塞进提包,带回了家。过年的时候,老伴打扫房间,翻出了这副棋,唐丹就和大她两岁的姐姐码着玩。老唐见了,就教她们,从码子开始,从马走日、象走田开始,十岁的唐丹开始了她的象棋之旅。

有一天,老唐得知一个叫“巨人学校”的地方有象棋班,就带着他的两个宝贝千斤去报名。人家那早开学了,有大、小两个班儿,教棋的老师挺干练,看这姐俩儿个子挺高,又有些老唐的传授——会当头炮、把马跳,就把她们分在了大班儿。姐姐摆弄了一会儿棋子,觉得枯燥,不愿学,就不学了。而唐丹却进了教室就不愿出来了,觉得棋的世界新奇而多彩,充满了魔力,诱使她一步步登上了棋的殿堂。这是2001年1月的事,唐丹11岁,正上小学五年级。唐丹的姐姐现在河北的一所高校读大专,英语专业,她对英语感兴趣。巨人学校那个教棋的老师不是别人,正是北京中加象棋队主帅张强的父亲、著名象棋裁判张登荣。父亲为她启蒙,儿子为她深造,这实在算得上中国象棋史上的一段佳话。

什么事都有偶然性。如果当初辛集没有卖象棋的,或者有卖象棋的但老唐却买了副扑克跟担儿挑玩儿诈金花或捉黑叉,或买了象棋却落在了旅馆或被担儿挑拿回家哄他家孩子去了,那么现在的唐丹可能正在某个教室可怜巴巴地被灌输着枯燥的数理化,正在为参加高考玩命儿地复习功课。

巨人学校收费并不高,一周一次,一次两个半小时,3个月收260元,老唐至今保存着这张发票。学棋三个月,唐丹杀败了班里所有的男孩女孩。学棋正上瘾的时候,巨人学校的象棋班却停办了。“失学”的她,被她爸拿自行车带着,到京城的胡同、街头和公园下“野棋”。不久,唐丹参加了北京市少年象棋赛,得了第五名。棋赛期间,一位小棋手的家长向唐家父女推荐了京城名将王亚军,从此,唐丹开始了“长椿街之旅”,在老王家的简易楼里溜溜儿学了三年,直到2004年被北京象棋队看中,转投到张强教练门下。2005年,记者写过一篇文章,名为《访象棋女子新锐唐丹教练王亚军》,文中写道“王亚军说唐丹的实力在,得冠军是早晚儿的事,并断言她三年成特大。”如今果被其言重,看来知徒莫若师,这事可不是瞎蒙的。

唐丹的中学是在木樨园中学上的,她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她是班里的第一批团员,初一入的。入了没多久,就转到北京棋院试训去了。走的时候,老师都觉得她“误入棋途”怪可惜的,挽留过,但没成。

超级丹诞生

在广州亚运会上,20岁姑娘唐丹轻松夺得了女子个人赛冠军,被大家称为“象棋超级丹”。“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但我希望自己今后能够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才能更加符合这个称号”,唐丹说。尽管已经成为国内最年轻的女子特级大师,又成为亚运会冠军,但唐丹还是认为,自己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

“我了解林丹,他非常优秀,非常了不起,我们的名字里都有一个丹字,但跟他比我可差多了”,唐丹说。

同为超级丹,小唐丹主动将自己放在了更低的位置上。“我们女子棋界有很多前辈都非常优秀。我只是今年拿冠军比较顺一些,但整体上与她们还有很大差距,像河北的胡明老师,仅全国个人赛就取得过六连冠,她在其他方面也为象棋做出了很大贡献,而我现在还只是一个运动员,我想还应该下出更好的水平,以后向胡明老师、张国凤老师学习。”

唐丹说,希望自己能在象棋道路上越走越远,交到更多的朋友,为自己所在的中国队和北京队做出贡献。

偶像胡荣华

从10岁学棋,到现在唐丹只用了10年就成了女子棋界令人刮目相看的超级丹。“在这条道路上,我的父母给了我很大的支持,记得我刚学棋的时候,父亲很辛苦地带着我四处学棋比赛,他自己就很喜欢下棋。虽然我学棋的时间比较晚,但启蒙老师张登荣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后来又在王亚军老师那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唐丹说,这几年一直是张强老师带着我,北京棋院的领导和威凯体育对我们象棋队非常支持,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我们北京队这几年也一直很顺利,而且除了张强老师、常婉华老师,像蒋川、靳玉砚等很多队友在平时也会帮我摆棋,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拿到亚运会冠军,特别是胡荣华和赵国荣两位前辈,作为教练,在备战过程中的指导让唐丹受益匪浅。一谈起自己的偶像胡荣华,唐丹仍感叹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他是非常了不起的那种人,在象棋布局方面做了很大贡献,他的成绩和对象棋的贡献有目共睹,是我们象棋界的泰斗和棋手的榜样。”

随着棋艺的突飞猛进,唐丹不仅已经拿下了世界冠军、全国冠军、亚运会冠军等多个头衔,而且在同一些高水平男棋手的对抗中也是巾帼不让须眉。为此有不少棋友建议,她是否应该像国际象棋的小波尔加那样,以后只下男子比赛。

“我还远比不上小波尔加。”唐丹说,我在比赛中只是偶尔赢一下男棋手,但比赛偶然性很大,因素很多,整体而言我们女子象棋的顶尖棋手都可以跟一些男子大师对抗,但是跟现役的顶尖级男子特级大师还有差距。

北大求学

“现在输棋之后能看开些了,感觉自己上大学之后,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作为北大中文系的学生和女子象棋的“一姐”有深刻体会,“冠军就是一层窗户纸,知道冠军是怎么得的,就不再好奇了,就像站在山峰上往下看,会想着更远的事,而不是一心琢磨怎么爬上山顶”

1990年出生的唐丹,1岁多时就随父母从安徽来到了北京,10岁才在父亲的影响下接触象棋,但3个月后,她就在棋校班里再无对手,在象棋方面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下棋这么多年,唐丹认为“运气”始终陪伴着自己。“我开始学棋的时候氛围就特别好,北京业余象棋界的知名棋手基本都跟我摆过棋。学棋3年,”和很多学棋的孩子一样“在棋校大班学着玩儿”,但14岁的她在一次比赛中“替补上场”的表现,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北京象棋队主教练张强邀请她到队里试训3年。于是,在丰台读初二的唐丹“停学”了,她选择走专业棋手的路,“当时我很犹豫,觉得未来有风险。”她承认,那时的自己非常“迷茫”,“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当时有3种选择:做专业棋手,如果失败了,或者回去读书,或者就和父母一起做生意。”但父母和姐姐的鼓励,还是让唐丹“硬着头皮”开始了专业棋手的生涯。尽管如此,她始终认为自己“早晚还要去上学”。

唐丹的“第一选择”获得了成功。家人和教练没有看错,15岁时,唐丹就获得了“象棋大师”的称号,而17岁首次夺得个人赛冠军更是让她“一战成名”——2007年9月,在呼和浩特举行的全国象棋锦标赛上,唐丹一路杀到决赛。“那天天气很好,我信心很足”,但不料没下多久,唐丹就先失一子,“当时,我想过认输,但没好意思,只能硬着头皮下,还好,没有崩溃。”冷静应对后,凭借“运气的眷顾”,唐丹最终夺得了职业生涯的首枚个人金牌,“太突然了,我当时很懵。”她睁大眼睛,嘴巴半张着,“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此后,世界智运会团体冠军、两度世锦赛冠军、6次个人赛冠军证明了唐丹的棋力,女子象棋“超级丹”的名号也不胫而走。

对于一座座奖杯,唐丹已经有了少年老成的从容淡定。她曾对媒体说过这样一段话:“冠军就是一层窗户纸,知道冠军是怎么得的,就不再好奇了,就像站在山峰上往下看,会想着更远的事,而不是一心琢磨怎么爬上山顶。她的进步并非昙花一现,夺冠除了让她坚定了成为专业棋手的决心外,更多就是让她理解了“老牌特大” 平和的心态。

“大学让我学会了两件事情:一是自立,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决定;二是承受能力,压力始终都在,需要自己去面对和缓解”。

2012年9月1日,唐丹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

“时间不够用”,这是唐丹进入北大校园后最直观的感受。因为女子象棋联赛正值大二第一学期期末,唐丹有3门专业课不得不缓考,“上半年赛事比较少,我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把落下的课补上。”

从棋手到学生的转型,让唐丹痛苦了一段日子,“大一的时候时间分配很糟糕,上课、考试、请假、比赛……整个人都是懵的。”学习上的困难也随之而来,一些语法类的课程让唐丹感觉吃不消,“我基础太差,很多地方听不懂,只能下课之后向同学借笔记。”

学习,让唐丹感受到了比下棋更大的压力,“大学让我学会了两件事情:一是自立,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决定;二是承受能力,压力始终都在,需要自己去面对和缓解。”通过自己切身的感受,唐丹建议专业的青年棋手都要找机会在大学深造,“通过读书,开阔了视野,也让我在下棋的境界上有所提升。”

在北大校园,象棋的氛围并不浓厚,唐丹也想通过办班的方式,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象棋。“浙江队的金海英老师在北大读的本科和研究生,她在学校的时候,曾经和国际象棋、围棋的棋手一起开班,但她毕业之后就停办了。说句实话,和上一代棋手相比,我的魄力和冲劲还差一些,加上学习压力比较大,还不能延续北大开设象棋班的传统,但我会争取有朝一日站到讲台上。”

“我很佩服张国凤、王琳娜、金海英这些老棋手,她们在兼顾下棋的同时,还带动了一个地方象棋的发展,为后来人铺路,是我的榜样。如果将来我从事了象棋之外的工作,也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回报象棋,但无论如何,我已经无法割舍和象棋的情缘。”

学习下棋难兼顾

唐丹10岁开始学棋,很快就展露出过人的象棋天赋。2004年她刚满14岁便进入北京象棋队,2007年摘取全国个人赛桂冠成为女子特级大师,2008年世界智运会获得团体冠军。4年完成“三级跳”,让唐丹添上了“天才少女”的美称。

唐丹年纪不大,但棋风泼辣,曾多次与男棋手交战,并在“性别大战”中写下两段佳话:先是在威凯房地产杯大师排名赛中,不可思议地在一天之内连胜著名特级大师、全国冠军陶汉明和赵国荣,创造了棋坛一个奇迹;后是在全国象甲联赛惠州站比赛中,她临危受命,星夜启程,凌晨两点从北京“空降”到深圳机场,第二天顶替状态不佳的杨德琪,上阵战和了上海浦东队名手董旭彬,为北京队取得首场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唐丹辗转各地参加象棋比赛,90后棋手唐丹已凭借等级分第一成为国内女子象棋的“一姐”,“我已经下了10多年棋,算得上是老人儿了。”“除了西藏,全国各省我基本都去过了。”象棋为唐丹铺开的不仅是楚河汉界的方寸之地,更是鲜活的地图。每到一个地方住下来,她和其他棋手都会约着去超市买上一堆饮料、酸奶、面包和巧克力,“备战摆棋经常能到夜里一两点”,唐丹会多放上一包“从小就爱吃”的话梅,然后面对棋盘在异乡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

“我当时不是北京户口,入队后手续才好办。”17岁正式加入北京队,唐丹成为木樨园体校二年级的学生,“当时我已经比我班上的同学晚了两三年”,由于学校是4年制,毕业后主动联系北大最终被保送的唐丹,已经比同班同学大了4岁,“我这年纪都该读研了。”所以,和比自己小的人一起生活,和比自己大的人一起工作的唐丹,“从没跟同龄人一起长大过,也不知道同龄人该怎么想问题”,“我处的境地有点儿尴尬。”唐丹笑的时候用手捂了下嘴巴。

“一进队,就我一个小孩儿,傻乎乎地自己在那儿摆棋。”周围全是“有家庭有事业”的前辈,对一个17岁的孩子来说,进专业队就像进入一个小社会,“为人处世的理论都要去实践。”但现在,在棋苑和大家吃饭,听前辈聊国家大事、京剧、还有七八十年代的老电影,对唐丹来说却成了让人温暖的习惯,“让我对棋的理解也深刻了不少。”唐丹说,“下棋不仅是棋盘上的事,对手从哪儿来,性格如何,对棋的态度都会影响他的布局。”但在前辈面前,“我还很幼稚。”

唐丹坦言,棋界前辈对她的影响不止于棋盘,“继续读书算是我们的传统。”在北大校园里,她时常能碰到国际象棋棋手侯逸凡、赵雪,还有围棋棋手王皓等“同行”,“虽然交流不多,但我很开心棋界有那么多人选择继续学习,而我也担心我会让别人觉得,象棋界的人学习成绩怎么那么差。”唐丹语气中充满歉疚,她自嘲“我最怕考试坐在‘学霸’旁边,人家都做完趴那儿睡觉了,我还有好多题没做呢,压力好大。”学习的压力甚至超过了棋盘上的胜负,成为唐丹当前最大的心病,“在学校里,总觉得时间在追我,让我喘不过气。以前学得太匆忙,而现在同学又太优秀。我在象棋上的成就在北大并不特殊,随便一个同学拉出来都可能是跑步的、计算机的或舞蹈的世界冠军,每个人都有特长。”她开玩笑说,自己曾差点儿因学习压力大去找思修老师“聊一聊”,“老师说去找心理辅导还要钱,找他免费。”

唐丹的父母是“徽商”,所以“继承了徽商的勤奋”,让唐丹学会在焦虑中寻找新鲜感,“读大学不只是学书上的知识,更多是学习看待事物的方法”,这被她称作“学习不好,自我安慰的借口”却被她运用到了对象棋的思索上。

“从中国象棋改称象棋就是一大进步。另外,以前一天下不完一盘棋,现在时间上有了限制。更关键的是,随着女子选手水平的提升,比赛的数量和关注度都在增加。”率领北京队参加届两界女子象甲联赛,唐丹笑得释然,“学棋和上学我至今都很难兼顾,我不想混个文凭,又不愿离开象棋,其实这样挺好,在学校里多享受几年校园生活。每个学期都要缓考,我争取6年内读完大学吧。”

<<上一篇
下一篇>>